当前位置:乐求学 >

儒学的精选知识

浅谈儒学对文化传统的继承
  • 浅谈儒学对文化传统的继承

  • 【导言】儒家以上古三代的文献档案为其建构知识、创造思想、形成学派的依据,故而是六经之学的创建者、确立者;但儒家也是六经以外立说者,故而又是先秦诸子之学的开拓者,并成为诸子百家中重要的一家。儒家学者早就发明了一种将经学和子学结合起来的学术形态,那就是传记之学。他...
  • 16258
儒学“游魂”的当代状况
  • 儒学“游魂”的当代状况

  • 儒学“游魂”的当代状况——读余英时先生著《现代儒学论》之后在传统中国,儒学全面地安排着人间秩序,由于儒学本身就重“述而不作”,身体力行,以“立德、立功”为上,是一种实践的学说,而且,儒学自汉以后被定为正统一尊,并建制化加以推行,在两千年的传播、积淀中,儒学深入地深入国家...
  • 28028
儒学之性情形而上学
  • 儒学之性情形而上学

  • 内容摘要:与佛、道哲学的无情、非情甚至反情形而上学相比,儒学哲学是一种性情哲学。所以儒学非常重视情实、权变。儒学的性情倾向在孔子那里已有卓然表现。如果说知性形而上学是西方法治社会创设的逻辑前提和精神基础,那么性情形而上学则是中国社会人治历史发生发展的根本土...
  • 15511
儒学-站在科学的肩膀上
  • 儒学-站在科学的肩膀上

  • 摘要:儒学是对人的阐释,在这种阐释中,它也成为了儒学自己,这种学术的元学的性质就是文化的理性与西方文化理性的区别,如果说西方的文明表现为一种理性化的存在,那么儒学就是一种存在的理性。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和的和正是反映了西方理性向阐释学的转变,现代科学的前沿已成为了...
  • 7588
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吗?
  • 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吗?

  • 导读:一种及其思想要成为一个的文化和精神的主流,起码需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这种思想应关怀民众平凡甚至琐碎的世俗生活,对民众关心的诸如生老病死、送往迎来等问题做出解释,为民众提供精神上的归宿和依托,惟其如此,方能令民众心悦诚服。第二、这种思想应有完善有效的渠道,即宣...
  • 26490
论孔孟儒学的血亲团体性特征(下)
  • 论孔孟儒学的血亲团体性特征(下)

  • 论孔孟儒学的血亲团体性特征(下)六或许是由于在某种程度上察觉到了血亲情理的这种团体性特征,孔子和孟子都明确要求人们从特殊性的"父慈子孝"出发,通过"由己推人"的途径,达到普遍性的"仁者爱人"。就此而言,他们实际上也曾试图主张:在以血亲情理作为本原根据的前提下,人们应...
  • 13518
论儒学的实用理性主义与近代实证主义的会通
  • 论儒学的实用理性主义与近代实证主义的会通

  • 马克斯·韦伯(MaxWeber,1869—1920)曾经指出,从总体上来说,中国科学“仍停留在纯经验的水平上”,“正统儒教除了对纯粹的古物研究或者纯粹的实用项目感到兴趣以外,其他概无兴趣”,[1]“中国缺乏中世纪后期的以及完全与科学相结合的欧洲企业’的理性形式”,[2]因此,儒学是一种“实...
  • 12344
余英时:为儒学的21世纪前景忧心
  • 余英时:为儒学的21世纪前景忧心

  • 余英时:为儒学的21世纪前景忧心“我只是一个学历史的人,又曾幸运地参与了儒学文化的最后阶段”.余英时作为当代海外卓有建树的历史学家,以丰富的史料,对中国文化演进历史、内在规律作实证描述与客观考察,创建独到的文化建设观。更引人注目的是他提出一个“韦伯式的问题”,开发...
  • 25954
通俗文学创作与明清儒学转向论文
  • 通俗文学创作与明清儒学转向论文

  • 明清之际士商关系转变与社会转型的研究,学界已积累了不少成果,其中仅就“士”与“商”之间的“互动”就提出了多种说法,如“士商互动”、“士商互渗”、“士商交往”、“士商互识”、“士商相混”等。①相比较而言,作为透视明清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视角,文学生态中所反映的明清...
  • 15407
儒学和新型家庭伦理的建构哲学论文
  • 儒学和新型家庭伦理的建构哲学论文

  • 提要:本文从对中国现当代社会转型的分析出发,考察了新型家庭伦理的建构方向。并根据对这一方向的理解,详细探讨了传统儒家家庭伦理改造的思路及可能为新型家庭伦理建构提供的思想资源。关键词:儒学新型家庭伦理建构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包含相当丰富细密的内容,其中的的绝大部分是...
  • 29229
后现代视域中的现代新儒学
  • 后现代视域中的现代新儒学

  • 后现代视域中的现代新儒学本文拟在后现代视域中对现代新儒学予以评析。这样做的意图主要有二。其一,以往对新儒学的论析主要是以现代化或现代性为参照系的,在后现代视域中对新儒学予以评析,应当有利于更为完整地把握新儒学这一中国当代思潮的基本理论特质。其二,当中国文化还...
  • 17598
  • 儒学大家经典禅语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欢迎欣赏儒学大家经典禅语!儒学大家经典禅语1.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2.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3.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4.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
  • 20669
海外新儒学的文学批评实践-试析刘述先的《文学欣赏的灵魂》
  • 海外新儒学的文学批评实践-试析刘述先的《文学欣赏的灵魂》

  • 论文摘要:作为较少为内地学者关注的现代新儒学的第三代人物刘述先先生,其著《欣赏的灵魂》是新儒学为数不多的文学批评的代表作。该著拥有一个独立自足的完整的系统,包含了作者对文学与、文学欣赏与文学批评等多重关系的思考,以及对文学背后的“人性光辉”的深入挖掘。论文关...
  • 23189
浅析墨家思想对董仲舒新儒学体系的影
  • 浅析墨家思想对董仲舒新儒学体系的影

  • [摘要]秦汉时代墨家学说的式微是以其被解构和融入于其他思想体系的方式进行的。作为汉家旗帜的董仲舒新儒学体系,对墨家思想就进行过吸收融摄和借鉴发挥,主要表现在天道观、伦理思想以及政治思想三个方面。理清董仲舒新儒学体系与墨家思想的内在关联,对于我们理解秦汉以后墨...
  • 18451
必要而可行的儒学建设方案--陈明《儒者之维》诠解
  • 必要而可行的儒学建设方案--陈明《儒者之维》诠解

  • 今年以来,围绕蒋庆“读经运动”而引发的观念论争,给人以“保守主义重新浮出水面”之观感。思潮涌动中,创刊于十年前、被称作被文化保守主义大旗的《原道》杂志,它的主要发起与编辑者中国社科院宗教研究所陈明先生的名字,也再次被人们屡屡提起。新近出版的这本《儒者之维》,便是...
  • 7905
浅谈张齐贤对宋初儒学政治文化的构建及其政治实践论文
  • 浅谈张齐贤对宋初儒学政治文化的构建及其政治实践论文

  • 浅谈张齐贤对宋初儒学政治文化的构建及其政治实践论文雷海宗在阐论中国文化演变时,以把水之战为界将中国历史文化分作古典的中国与种族、宗教发生质的变异的中国两个阶段。这便是20世纪40年代蜚声海内外的文化形态史观再三揭示的中国文化的两周。这种理论范式认为,魏晋以降...
  • 11311
试论荀子发展儒学的方法和途径
  • 试论荀子发展儒学的方法和途径

  • 摘要:荀子作为儒学发展史上争议颇多的思想家,究其缘由,不外乎其思想的庞杂。学者对荀子在儒学体系中的地位之定位各抒己见,但客观公允评价荀子思想,应从以下几方面来看,首先要历史地看待荀子思想的发展,把握其兼容并包知特点,其次应从荀子对儒家经典的解读上看其思想的批判精神,最...
  • 17326
儒学形而上学系统的最初建构(一)
  • 儒学形而上学系统的最初建构(一)

  • 内容提要:郭简《五行》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对其对儒学形而上体系之建构作出理解和诠释,着重通过对《五行》篇的内在结构的分析,阐明《五行》所建立的儒学形而上体系的内部结构,说明和论证此体系正是儒学的“一以贯之”的内在结构和形而上体系,《五行》的思想是思孟之...
  • 16580
浅谈西晋初期儒学对文学的影响
  • 浅谈西晋初期儒学对文学的影响

  • 论文关键词:晋初;儒学;文人心态;文学创作论文摘要:西晋初期,儒学重新成为社会的主导思想。儒学的积极影响和晋初的社会环境,形成了士人立功立言以求不朽的心态。这种心态反映在文学创作上,就是恢复了儒家传统的诗教精神,继承了美刺的文学观念;在作品中,流露出积极进取的用世精神...
  • 26340
儒学经典论语名句赏析
  • 儒学经典论语名句赏析

  • 《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论语名句赏析,欢迎阅读。论语名句赏析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 27513
浅析儒学与人的价值
  • 浅析儒学与人的价值

  • 儒学是是中国文化的动脉。它代表了一种理想,人既然不认为自己就是一种会说话的动物,那就要按人的方式生活,有个人的样子。如何是人应有的样子?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当自己面临一件事时如何去做。而有时只是不愿去照做罢了!而这就是所谓的人欲不胜天理,就是动物性压倒人性。现在的人...
  • 19622
论儒学既是哲学又是道德宗教
  • 论儒学既是哲学又是道德宗教

  • 论儒学既是哲学又是道德宗教儒学是在继承、发挥殷周礼仪文化的基础上,由孔子创立、孔孟发挥的政治伦理文化,包含丰富的人生哲学与道德哲学,其要旨是对人的关照,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探究,是对人生的终极关怀。儒学的核心概念是“仁”,……孔子也很重视“天”和“天命”概念,在《论...
  • 14303
朱熹“外面入去”的儒学体系
  • 朱熹“外面入去”的儒学体系

  • 儒学发展到宋代,出现了两个新的范畴,一是“气”,一是“理”。张横渠和发展了以前的元气说,创立了一个以“气”为基本面貌的儒学体系,指明“知太虚即气,则无无”(《正蒙·太和篇》),宇宙是一个“气”的宇宙,是“气”的浮沉、升降而凝聚消散再凝聚再消散的无限循环往复的过程[1];仁圣...
  • 3923
太虚大师儒学思想述义
  • 太虚大师儒学思想述义

  • 内容提要太虚大师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佛化儒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之宣扬儒学是为了契合中国人的根性而对中国人进行佛化,是一种大乘菩萨道的权巧方便。他站在佛学的立场上,既指出儒学的积极价值,又指出中国的局限性。他以佛家思想特别是唯识学对儒学思想所做的诠释,对我们理解儒...
  • 9524
什么是儒学(二)?
  • 什么是儒学(二)?

  • 我先把《天下篇》这段话稍加注解,不过,要真正搞懂,一定要自己去读。中国古人的著作,单靠讲解是不行的,一定要靠自己去读、去悟、去体会。中问与西方学问在方法上有一个根本的不同,西方学问讲究思想(thinking),讲究尽量多的知识,所以西方人的学术著作喜欢旁引博证。中国学问(尤其是儒...
  • 2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