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乐求学 >

好好学习 >毕业论文 >

分析西周至清都城文学地理形态的演变研究论文

分析西周至清都城文学地理形态的演变研究论文

“文学地理”这一意识,最早出现在《诗三百》里,春秋时期的学者按照不同的王国和地区进行“国风”的分类,就体现了“文学地理”这一概念。南宋著名文学家朱熹曾经采用“以地证诗”的方法考察文学,即对文学产生地的人文地理环境进行分析。自宋以后,则有较多的文学流派以地域命名,更是体现了文学地理的意识。

分析西周至清都城文学地理形态的演变研究论文

20世纪初,王国维等通过引进西方现代学术思想和方法,开始发表有关古代文学地理的言论,但是这些学者并没有明确使用文学地理这一概念,真正使用“文学地理”概念的是近代学者梁启超。直到最近20年来,我国在文学地理研究上才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西周至清都城迁徙概说

都城的形成和选择与人文、自然等各种因素有关。在中国古代,则与自然条件有更多关系;往后则与人文因素有较大关系。都城之所以能够发挥主轴心作用,主要是由于其能同时实现向内聚集和向外辐射,就如同向湖面投石头而形成的波纹一样,波纹的扩散程度,与石块、用力大小和湖面一方是否有阻碍有关。直至殷商灭亡以前,都城一直处在频繁迁徙状态,以至于不少城市都摆脱不了速建速毁的命运,进而影响了城市轴心体系的发育和形成。西周开创都城镐京,直至清代,都城一般能经历多位帝王,王朝政治稳定时都城一直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能够将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更加全面的呈现出来。从文化角度来看,首都能否发挥较大的内聚力和外射力,也与其本身文化实力、文人群体活跃程度、首都与外缘通道之间是否存在障碍有关。从地域分布上来看,从秦朝到清朝,绝大多数都城都位于黄河、长江和运河三条轴线上,重心为黄河轴线中游。从都城迁徙情况来看,呈现出由东西向南北发展的趋势。在中国古代的七大古都中,殷、长安、洛阳和开封均处于中原地区,杭州、南京和北京则位于前四个古都的东方,与海的距离较近。按照都城迁徙历程,可以将其划分为黄河轴线东西移动、黄河与长江轴线交互移动、运河轴线南北移动这三个时间段,这也就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学地理的形态与演变结果。由于都城地理分布和迁徙路向不断发展变化,所以中国文学地理也呈现出了不同的形态和特点。

二、东西迁徙时期的都城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

都城在黄河轴线东西移动时期,最初古代文学在传说中主要有两种样式,即歌谣和神话。直至周代,《诗经》得以出现,才改变了这一局面。由此可见,在文学地理中,西周首都为文学发展起点,占据重要地位。从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诗经》完成了305篇作品的收录,都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包含山西、河南、陕西等地,多数为中国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带。进一步分析《诗经》中作品的地理分布则可以发现,是以西周都城为中心。但随着周王朝的衰落,诸侯国逐渐崛起,首都的作用逐渐被诸侯国削弱。在这些国家中,齐国的文化发展的较好,拥有深厚积淀,所以成为了新的文学中心。战国末期,秦国统一全国,咸阳开始成为首都主轴心,从而使当时文学地理形态再次发生了变化。但由于发展时间尚短,一直到西汉建都长安,文学活动才形成一定规模。在该时期,西汉在首都长安之外,又在洛阳建设了陪都,构成了包含首都、陪都在内的都城圈,分别可以在内圈与外圈进行首都及陪都的命名。在当时,全国可考的著名文学家共77人,其中内圈的有21人,外圈的有3人,所以在首都圈共有24人,占全国比例的31%。在西汉时期,为鼓励贵族富豪定居长安,当时的统治者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完成了七个由移民组成的新兴卫星城的建设,从而引入了丰富的移民文化。在当时,这些地区汇聚了较多的文化名流和豪杰巨富,所以这些地域的文化与文学活动极为活跃,出现了司马迁、孔安国和司马相如诸多历史知名的文人。这些人物的流动,则使得汉代的一些地区的文化得以扩散和融合,从而使中国古代文化史的内容得到了丰富。在长安直辖区域内,共包含15位著名文学家,由此可见汉代首都在文学地理分布中的重要地位。之所以能够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通过采取移民、游历和任职等方法,实现了全国文人学士的汇聚,而不是像过去一样需要通过几代人的积累产生。在三国时期,魏国的文学最为兴盛,而魏国建都洛阳,设立了长安、许昌等四个陪都。当时可考的著名文学家共57人,首都圈内共10人。而吴国首都圈人数与比率与魏国首都圈持平,但是在文学内聚力和成就方面不及魏国。观察西周至清的历史可以发现,著名文学家多以进入王都为荣,并且也会在都城显现自己文采,这才使得都城在文学地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西周至三国文学地理演变情况来看,该时期占据主导地位的王朝(国)首都在黄河轴线中游一带集中分布,拥有较长生命周期,并能得到延续。

三、交互移动时期的都城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

从西晋开始,中原王朝首都开始从黄河中游向长江下游移动,意味着文学地理正式开始进入到交互移动时期。而西晋的首都于洛阳,首都圈由其管辖的12郡构成,可考著名文学家共126人,首都圈内22人。东晋首都为建业,虽然版图有所缩小,但首都建业所在扬州管辖区由12郡构成,拥有较大辐射圈。在这一时期,拥有的著名文学家多达上百人。相较于东吴,东晋首都圈著名文学家的比率得到了明显提升。自此以后,首都的文学内聚力开始不断上升,并且在东晋时期到达了一定高度,在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文学则得到了发扬光大。但由于朝代交替过于频繁,所以首都一直在发生变化,难以对其进行准确分析。隋朝建立以后,首都重新变为长安,辐射范围也开始向西北转移。到了唐代,长安依然为首都,除了首都长安,唐代还设置了陪都,形成了包含河南和汝州在内的首都圈。在唐代前期,著名的文学家近300人,首都圈范围内约有60余人。到了唐代后期,首都圈发生了变化,著名的文学家近350人,首都圈内约有53人。从唐代前期到唐代后期,拥有明显的政治区域划分区别。所以想要更好的分析唐代文学地理形态的演变,还要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即以“安史之乱”为界进行前后期划分。在唐代前期,首都长安管辖区内拥有的著名文学家占全国之最,对唐代文学地理形态演变起到了重要影响。“安史之乱”爆发后,盛唐时期结束,著名文学家地域分布开始向东南移动。之所以唐代后期会出现首都文学凝聚力下降的情况,主要是由于中晚唐时期首都虽未迁徙,但经济中心开始向江南方向转移,从而使文化活动重心也发生了明显转变。在唐代后期,不少著名文学家甚至退避江南,只有少数在江东与洛阳之间。较之唐代,宋朝疆域有大幅度内缩,文学家的地域分布密度有所提高,并且地域分布处于均衡状态,但依然以都城圈为重心,预示着文学地理形态出现整体南移的演变趋势。

四、南北迁移时期的都城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

到了元代,都城迁移至北京,标志着文学地理迁徙正式进入到南北移动时期。而明代的都城最初为南京,后又迁徙至北京。到清代,北京依然为都城。从整体来看,都城迁徙呈现出南北移动的演变形态。在元代,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近500人,都城内却只有不到30人。在该时期,杂居创作为主要的文学活动,最初以都城为演出中心,后来却迁移至杭州。出于对汉族文人的歧视,元朝统治者制定了一系列歧视政策,对汉族文人进行排斥,从而使都城的文学内聚力遭到了削弱。所以,在元朝汉族文人并不认可都城在文学地理分布上的地位,以至于都城的文化与文学活动并不活跃。到了明代初期,朱元璋在南京建都,直至永乐年间将都城迁移至北京,并将南京设置为陪都。在明代,中国著名文学家多达1 330人,都城管辖内的文学家不到50人。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在南宋时期中国文学地理重心已经迁移至江南。元代由于统治者采取民族歧视政策,这一局面并未得到改变。直至明代,统治者又曾经迁都,所以按照籍贯统计的著名文学家的数量较少。所以,这一数据并不能说明首都的文学内聚力下降,还应从文学家活动维度方面展开分析。清朝统治时期,文学家有1700多人,都城管辖范围内有近89人,仍然未能改变首都文学内聚力下降的趋势。但在该时期,首都圈内的文学活动较为活跃。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西周至清文学地理发展的三个时期内,以首都为中心的首都圈在文学地理分布中所处的中心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其作用却呈现不断下降趋势[7]。之所以会出现这一局面,主要是由于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出现了分离。明朝时这一现象尤其明显,主要是由于明朝在迁都的过程中,导致经济、政治和文化各中心相互分离,陪都的地位不断提升,进而最终导致首都地位下降。在清朝建立以后,则将明代所建南京陪都制度取消。实际上,这一政策的采纳不仅并未消除,甚至还进一步加剧了南北间的矛盾,以至于首都北京无法发挥其主轴心功能。分析影响文学地理形态演变的诸多要素可以发现,文化对其影响最大,其次则为经济和政治。从元到清,北京始终都是政治中心,南京则是经济和文化中心。虽然文学地理形态演变也会受到政治中心的影响,但是受到文化与经济中心的影响更大。政治中心与经济、文化中心长期分离,必将导致都城对文学地理形态演变的作用被削弱。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在西周至清文学地理上,黄河、长江和运河同样也占据重要的位置,由于古代都城主要分布在三大轴线上,而都城本身则是最重要和最活跃的文学活动舞台,所以在相当程度上驱动了文学地理形态的产生和演变。比较西周至清文学地理形态演变的三个时期可以发现,最初文学活动是沿着黄河流域轴线进行东西横向运动,进入到第二发展阶段则开始在长江和黄河两大流域间进行交互运动,但进入到第三阶段,文学活动开始在运河轴线上进行南北纵向运动。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改变,不仅与运河流域城市群落发展需要有关,还与该时期滨海连线与运河城市群落相互连动有关。从总体上看,处在主轴核心地位的都城对文学地理形态演变的作用却在逐渐下降,而这与都城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分离息息相关。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leqiuxue.com/bylwwx/r8l0p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