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乐求学 >

职场生涯 >就业指导 >

2017年中华女子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就业前景

2017年中华女子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就业前景

大家知道2017年中华女子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就业前景如何吗?下面是本站小编搜集的2017年中华女子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就业前景,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7年中华女子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就业前景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介绍

专业特色

该专业采用项目式实践性教学体系,有助于积极发掘学生的创新潜力。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服装设计专业知识,具备将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服装设计构思,以及运用结构设计、工艺技术等技术手段完成最终的设计目标。

主要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服装设计原理、服装结构与工艺、服装材料基础与设计、服装CAD、服装发展史;专业方向性项目设计课程群:成衣设计项目、定制服装设计项目和功能性服装设计项目。

主要课程:品牌女装策划、女装结构与工艺、服装搭配与展示、服装工艺流程与管理、礼服设计方法与流程、服饰图案设计与应用、首饰设计、功能性服装设计、功能性服装材料研究、功能性服装结构与工艺等。

就业去向

该专业毕业生可就职于服装设计、服装技术、服装纺织品设计与营销、服饰品设计、时尚传媒、服装教育等相关行业。

  服装设计专业就业前景

我国的服装产业在3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积累了深厚的生产功底、技术力量以及大量的运作资本,同时也拥有全球最先进的技术装备,目前全国范围的消费群体也形成了一个完备的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服装总产量增长53倍,国内消费额增长54倍,出口创汇额增长163倍。“中国制造”已是高品质代名词,消费的品牌化日益明显。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对物质文化的需求日趋增加,对服装的消费需求更是如此,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服装企业为应对国际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纷纷转型进行以价值创新为核心的品牌发展,服装产业正处在从“纺织服装大国”向“纺织服装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服装行业的“洗牌”在促使服装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高层次的现场技术、管理人员相对缺乏成为广大服装企业新的人才需求增长点。可以看出,高层次的现场工程师已成为各大服装企业需求热点。

服装是一个多变的行业,学习占据很大精力。首先要爱这个行业,对时尚有一定敏感度。从事零售工作还要有毅力,很多人出现职业瓶颈,还是坚持和毅力不够。

从纺织类毕业生就业需求来看,需求数量较去年有明显增加,有“实践经历”、较强“产品设计能力”的毕业生受到企业的青睐。而服装类则更强调实践能力,对“即用性”更加重视。

由此可以看出,2010年大部分企业将2009年缩减的用人计划重新投入校园招聘活动中,因此,企业岗位提供数量及选聘人数较往年有大幅提升。2009年10月下旬,深圳维珍妮国际有限公司到西安工程大学选聘毕业生40余名,但仍不能满足企业要求,同年11月中旬,该公司第二次入校招聘毕业生30余名。广东溢达集团、真维斯集团、中国梦娜控股集团、浙江红黄蓝服饰股份有限公司、雅戈尔日中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浙江森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安踏(中国)有限公司、江苏雨润集团、爱普拉斯集团等企业招聘人数较往年均有大幅提高,企业人才储备力度加大。

服装设计专业工资待遇

截止到 2013年12月24日,326189位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4982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555元,0-2年工资4235元,10年以上工资10000元,3-5年工资5328元,6-7年工资6818元,8-10年工资7682元。

  中华女子学院简介

中华女子学院地处首都北京,是直属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教育部批准备案的全国第一所公办全日制本科女子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前身是1949年由宋庆龄、何香凝、蔡畅、邓颖超、康克清等老一辈妇女革命家创建的新中国妇女职业学校。六十五年来,学校几经跨越式发展,1995年更名为中华女子学院,2002年正式转制为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始终秉承老一辈妇女革命家确立的'为新中国培养新女性的办学目标,致力于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推动两性和谐发展,服务妇女全面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总体外交,以“崇德、至爱、博学、尚美”为校训,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四自”精神、公益意识、知性高雅的应用型女性人才。

学校目前设有21个本科专业,涉及法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经济学、工学、艺术学、理学8个学科门类,同时还设有4个高职专业。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北京市专业特色建设点,2个北京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

学校着力培育妇女/性别研究特色和优势,在全国第一个设立女性学系、设立中国妇女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妇女人权研究中心,建设中国女性图书馆,在国内高校率先招收女性学专业本科生和以妇女服务、妇女维权为研究方向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入选全国首批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是中国妇女研究会妇女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秘书处单位。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2003年获得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2004年获得招收港澳台(侨)留学生资格,2012年成为商务部援外培训基地。近年来与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是中外女校校长论坛发起单位、世界女子教育联盟成员。与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和国际组织开展交流,已经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政府推动妇女教育和妇女发展的重要窗口。

学校将继续坚持“学科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环境美校”的治校方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在引领先进性别文化、推动性别研究方面有重要影响,有特色、高水平的教学型女子普通本科学校,努力成为全国妇女教育研究中心、妇女理论研究中心、妇女干部培训中心和国际妇女教育交流中心,为建设一流女子大学而不懈努力。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leqiuxue.com/jyzdwx/gvdgd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