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乐求学 >

好好学习 >毕业论文 >

创新性教学原则论文范文

创新性教学原则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创新教育 创新性教学 教学原则

创新性教学原则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要靠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原则主要有主体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超越性原则。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学校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要靠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师素质、教学方法以及学校环境与管理等诸多方面。本文仅就创新教育的教学原则作一简要论述。

一、主体性原则

这条原则是指在创新教育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和创造力。因为“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主动参与,教育就可能蜕变为兽式’的活动’。主体性是现代教学最为根本的特征.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学生主动获得发展和创新素质的根本保证。

贯彻主体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一要实现角色转换,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学生观。从一定意义上说.创新教是实现人的主体性教育。因而教师要努力变换角色.使自己由教学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指导者、促进者。二要发扬教学民主.营造和谐氛围。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是弘扬学生主体精神.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尊重信任学生,建立平等、融洽、友好与合作的师生关系和朋友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活力。三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学生是否参与教学.以及参与的程度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一个重要标志。只有让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要以情动人,吸引学生参与;激发兴趣.启发学生参与;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参与效果.促进学生参与。通过参与教学.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把握学习的主动权,有较多的实际操作和训练的机会。

二、过程性原则

这是针对传统教学只重视学习的`结果.忽视学习过程的现象而提出的。其含义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更要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概念的提出过程、结论的形成过程、方法的确立过程.并体验这一知识产生的基础以及与其他知识的相互联系等。

贯彻过程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一要淡化“结果”意识,强化“过程”意识。即要把教学的重心由教学生直接记忆现成结论转向学生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上来。二要既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更要强调启发式的“发现学习”。三要变演绎式教学为归纳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我国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演绎式.表现为先直接讲概念、定理等。再通过具体实例予以说明。这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教学方式.实质上依然是面向结果的教学.培养的也只是学生的聚合思维。而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式教学是一种面向过程的教学.有利于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四要向学生介绍科学史上的创新过程。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创新的历史。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深入发掘和揭示知识背后所凝结的那些在崎岖小路上攀登的不畏艰险的科学志士的探索创新过程和为真理而勇于献身的科学精神,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诱发创新欲望,最终形成创新素质。

三、开放性原则

传统教育是一种封闭性、保守性的教育,表现为:教学内容陈旧,不能及时反映现代科技新成果;教学方法单一,不能调动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积极性;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抑制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自由。凡此种种,不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因此必须对这种封闭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实行开放性教学,是学生创新素质得以培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贯彻开放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一要把具有时代性和新颖性的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及时反映在教学内容里。二要采用多样化的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实现方法的科学化和最优化。创新型的教学方法有发现教学法、讨论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运用问题教学法时,教师所提问题不要拘泥于课本,因为“学校课本上的问题通常是封闭型的,也就是说,都有一个确定的已知答案,而且给出了所有必需的已知信息。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是开放型的,没有确定的答案,还缺少很多有关的信息。”“这说明来自生活中的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的创新。三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发展个性特长。创新是一个人优良素质的综合表现,它不仅包括创新能力等智能层面,而且包括创新个性等人格层面。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压抑个性,就是抑制创新欲望。只有发展个性特长,才能有利于创新素质的形成。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的成长经历就是明证。华君武当年在杭州四中学习时,最怕做数学题.语文老师给他一篇作文的评价是“拾人牙秽”,听以他不敢写文章.但却十分喜欢画画。有几次上素描,却由着自己的爱好画其他东西,图画老师站在一看,笑而不语。正是这样的学习环境奠定了他日后的漫画成就。这说明,作为教师要承认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并积极创设一个能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展的宽松的氛围。

四、超越性原则

山有峰,才显其险;刀有刃,才显其利;智能有尖,才能突破创新。对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来说,超越就是创新。超越性是创新教育的本质特征,⑧这一特征决定了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必须遵循超越性原则。

超越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打破常规、标新立异,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不相信惟一正确的解释,不迷信书本和权威,敢于向教师、书本和权威挑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创新素质的形成提供必要的条件。

贯彻超越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一要把“培养超过自己的学生”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科学界把这种现象称作“苏步青效应”。其意是说,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苏步青教授在接见自己的弟子时说:“我已经培养出你们这一代数学家,你们超过了我;而你们还没有培养出超过你们的数学家,这一点你们还不如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对教师而言,只有培养出在学识、能力、素质诸方面超过自己的学生,才算是真正为创新教育做出了自己的创造性贡献。也惟有如此,才能促进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要教育学生克服人云亦云的心理,树立创新的自信心。要使学生懂得创造是人类的本质特征,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手段。如果不会创造只会重复和继承,人类社会就不可能进步;如果一个人总是认为自己没有创造力.认为创造与己无关,认为现有理论已经完美无缺,结论已经无懈可击,不可能再有创新,甚至有己不如人的心理,那就很难做出任何创造。因此.树立自信心是创新的动力和重要的人格特征。三要加强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素质的核心是创新能力,而发散思维又是创新能力的最明显的标志。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就要培养其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如在学生回答问题、解题、实验和制作时。要鼓励学生一问多答、一题多解、一个实验或制作可用多种方案。对学生布置作业、考试命题要加大独立见解和创新成份的比例。凡作业、考试中出现的不囿于教师和课本上的标准答案,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且又持之有据的学生,应给予加分,以示鼓励。

创新性教学原则是一个完整的休系,每条原则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和体现了创新教育的特征。本文只是简要论述了几个主要的创新性原则,这个问题还有待于广大教育工作者继续深人探讨、总结,使之不断完善和科学化。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m.leqiuxue.com/bylwwx/5d9j4.html